发表时间:2018-01-08
近日,国家发改委印发《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重点领域关键技术产业化实施方案,包括:轨道交通装备、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智能机器人、智能汽车、现代农业机械、高端医疗器械和药品、新材料、制造业智能化、重大技术装备。
发表时间:2018-01-08
扩大实施应用计划,搭建平台,协同机器人关键部件等重点产品,工艺示范应用,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科研院所等第三方机构,组织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组成战略联盟,打通供应链条,切实发挥地方积极性。
发表时间:2018-01-05
回望2017年中国装备制造在海外销售的产品和项目,发现里面有诸多“第一”。业内人士称,多个项目的“第一”说明近几年中国制造业出口高端化的趋势明显。“一带一路”倡议给企业提供了很好的窗口期,轨道交通本身的发展优势和中国装备制造业技术实力的提升,令中国装备制造企业在海外的业务繁荣发展。
发表时间:2018-01-03
站在2018年的开端,回看2017,这是收获满满的一年。在制造业领域,C919飞机首飞、高铁复兴号启程、首艘自主设计建造航母成功下水……高端重器不断突破,上天入地无所不能,中国制造再次显示出它的伟大,也引发世界惊叹。
发表时间:2017-12-28
在高端装备制造业领域,中国不仅在航天、大飞机、高铁、数控机床、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突破,还在高附加值行业的国际份额上不断攀升。在前沿制造领域,中国企业打破国外垄断,5G应用、超级计算机、无人机,一批新产业集群正在崛起。
发表时间:2017-12-25
“加快推进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与先进制造融合,是破解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选择。”李伟利指出。阿里巴巴技术委员会主席、阿里云创始人王坚则一再强调:“现在到了一个历史性的时刻,没有互联网的制造业没有未来,没有制造业的互联网更没有未来。”
发表时间:2017-12-22
高速铁路里程突破2.2万公里,位居世界第一。高速公路里程突破13万公里,跃居世界首位。内河航道通航里程达12.71万公里,规模以上港口万吨级泊位达2317个,位居世界第一。颁证民航运输机场达218个,通用机场300余个。一系列数字证明,中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交通大国。
发表时间:2017-12-22
NI,美国国家仪器,在三年前就开始大力布局工业物联网,凭借其在测试测量和工业控制领域积累的多年经验,已经发布了众多针对工业物联网的产品和技术。在近期举办的NIDays2017技术盛会上,笔者看到对于工业物联网价值变现,NI已经枕戈待旦。
发表时间:2017-12-21
近年来,智能制造逐渐成为全球经济竞争的焦点。在2017世界智能制造大会主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说:“当今全球制造业竞争愈演愈烈,我国正处于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必须抓住智能制造这一历史机遇,实现一场革命性的产业升级。”
发表时间:2017-12-20
谈及日本制造的丑闻,并非幸灾乐祸,而是警醒中国制造面临同样 的超越与反超越困境。与日本相同,中国经济也创造了长期高速发展的奇迹,并在上一次产业转移中通过后发优势,建立了完备的工业体系,在不少领域实现了从跟 跑到并跑。
发表时间:2017-12-15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公安部、财政部、商务部、文化部、卫计委、国资委、海关总署、质量监总局、知识产权局等11部门印发《增材制造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为更好理解和贯彻实施《行动计划》,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负责人就《行动计划》进行了解读。
发表时间:2017-12-15
增材制造是以数字模型为基础,将材料逐层堆积制造出实体物品的新兴制造技术,将对传统的工艺流程、生产线、工厂模式、产业链组合产生深刻影响,是制造业有代表性的颠覆性技术。我国高度重视增材制造产业,将其作为《中国制造2025》的发展重点。
发表时间:2017-12-13
新一代的智能制造,已经开始从“以机器为中心”转向“以人为中心”,让机器拥有和人一样的智慧,让其成为“人”才是行业真正要做的事情。所以面对当前的行业发展现状,我们完全可以这么说:智能制造?对不起,我们需要的是智能和“智造”。
发表时间:2017-12-13
智能车间,智能工厂,智能制造,这三个层级各有不同,该如何区分?其中智能车间和智能工厂属于术的层级,智能制造才属于道的层级。术无穷,道亦无尽,道尽,术亦可无穷,但较难有质的突破。
发表时间:2017-12-13
近年来,伴随着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通过3D打印快速及时的满足消费者需求,大规模产出个性化产品的软性技术条件已逐步成熟,在这一系列成果的协同推动下,3D打印行业取得了许多重要的开拓性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