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2018-12-29
除了我们老生常谈的“工匠精神”外,德国制造业的崛起背后还有着怎样的推动力?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本文尝试通过分析2018年德国最大的IPO公司——克诺尔的成长经历,对此问题的答案进行解答。
发表时间:2018-12-21
众所周知,工业级增材制造的重点主要集中于航空航天、汽车、医疗及消费品领域。但铁路行业也“不甘落后”,铁路行业与3D打印技术的“联姻”必将为3D打印技术应用的开发提供更多可能性。我们也期待着,3D打印技术能够在铁路行业更加“大有作为”。
发表时间:2018-11-28
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对中国制造的品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当前影响中国制造品质的主要因素包括基础能力不足、发展环境有待改善等。
发表时间:2018-11-12
近年来,3D打印作为具有代表性的前沿技术之一,受到了来自世界各国研究人员的高度关注,其在建筑、工艺品设计及制造等方面的潜在价值也逐步被挖掘出来。与此同时,在多种3D打印设备中,工业级3D打印机不容忽视。
发表时间:2018-11-02
由于缺乏工业革命的基础积累,目前中国的制造业大多还停留在“造”的层面,相当于只是给外国打工,单纯生产产品;而在关键的“制”的层面,核心的标准、工艺和流水线等还主要依靠从发达工业国家引进。
发表时间:2018-10-30
一项来自世界经济论坛的最新报告指出,目前人类承担了全球71%的工作任务,而到2025年,机器承担的工作将会超过人类。随着工作场所的机器和算法快速发展,可创造1.33亿个新职位,取代从现在到2022年将流失的7500万个职位。
发表时间:2018-10-29
我国装备制造业要占领世界制高点,掌控技术话语权,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这些重要讲话吹响了我国向制造强国进军的号角,我们要深刻理解和贯彻讲话精神实质,在建设制造强国的进程中贡献积极的力量。
发表时间:2018-10-29
自机器人技术兴起以来,为满足日益旺盛的自动化生产需求,工业领域率先开启了对机器人的大范围应用,并用极短的时间实现了规模化的发展。时至今日,机器人产业不仅被称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还被看作是国家创新力和产业竞争力的重要表现。
发表时间:2018-10-08
制造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改变传统制造业模式也迫在眉睫。面对当前形势,我国作出了积极应对。近年来。我国愈发看清只有改变创新,大力发展智能产业,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才能够重整制造产业,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
发表时间:2018-09-29
9 月20 日,2018 (第七届)全球自动化和制造主题峰会在上海隆重举行。今年会议以"迎接物联工业 智对全球挑战"为主题,邀请了业界领袖厂商、专家学者和大用户代表同台论道,为广大制造业者奉献了一场指点行业、思维激荡的盛会。
发表时间:2018-09-29
当前,大到房屋建筑,小到戒指耳环,都可以3D“打印”出来。为提升打印效果,世界各国的研究人员都在积极进行技术研发,力求促进具有高性能的3D打印机加速面世。在多种类型的3D打印机中,工业级3D打印机能够高效生产出企业所需要的机械及其零部件,因而受到业界人士的推崇。
发表时间:2018-09-20
积极推动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智能机器人、高档数控机床等关键产品和装备不断创新突破,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不断深化,新模式新业态快速涌现。同时,移动互联、超级计算、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飞速发展,并迅速得到普及应用,形成了群体性跨越。
发表时间:2018-09-20
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统计,外资企业在华销售工业机器人总量超过27000台,较上年增长20%。结合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统计数据,2013年中国市场共销售工业机器人近37000台,约占全球销量的五分之一,总销量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
发表时间:2018-09-1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工业飞速发展,“中国制造”、“make in China”等中国制造业的标签席卷全球。从规模上看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然而国内的制造企业的盈利能力却远远不如欧美发达国家。
发表时间:2018-09-06
改革开放40年,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在发展的关键节点,一方面,中国人切忌自我陶醉,须保持头脑清醒、看到数字背后隐藏的重大问题,别把“中国组装”当成“中国制造”;另一方面,也不必对当前的中美贸易摩擦心怀恐惧,这都是伴随中国崛起而来的、中国与世界的相互调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