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2016-08-24
工业4.0的关键是智能工厂,将对劳动力产生重大影响,大力改变产业工人完成工作的方式,对工人的技能需求却有重大变化。
发表时间:2016-08-24
8月19日,工信部等四部委印发了五大工程的实施指南,这是落实《中国制造2025》的首批文件,也是最为核心的配套方案。实施指南分步骤设立了五大工程的细化目标,明确了实施路径和重点。
发表时间:2016-08-24
上周,“全球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峰会”在深圳拉开帷幕,ROOBO等中国人工智能玩家纷纷亮相。一股人工智能的潮流再度涌起,有人说其中充斥着大量泡沫,更多人则认为这是一个风口,存在着大量机会。前方,究竟会如何发展?中国人工智能又如何才能走出行业漩涡?
发表时间:2016-08-23
加快组织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对于推动《中国制造2025》十大重点领域率先突破,促进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实现制造强国目标具有重大意义。为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组织实施好智能制造工程,特编制本指南。
发表时间:2016-08-23
智能穿戴、3D打印、机器人……指向未来的“黑科技”正在成为创客们探索的领域。8月8日至17日,第十二届全球微观装配实验室国际年会在深圳召开。
发表时间:2016-08-23
2016年8月16日,电子3D打印及金属3D打印系统供应商Optomec公司宣布其气溶胶喷射技术(Aerosol Jet Technology)已经可以在嵌入式电子元件中打印微米级的3D聚合物和复合结构。
发表时间:2016-08-23
德国的工业4.0,美国的工业互联网,以及中国的两化融合中国制造2025,这些时髦的名词背后隐藏的核心问题,大家在争这个通讯标准。中国,制造业第一大国,互联网第二强国,所以两边都不想跟,打算自己搞个互联网+,也叫中国制造2025。
发表时间:2016-08-23
到2025年,在制造业创新中心支撑下,我国制造业整体素质大幅提升,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和产业集群,在全球产业分工和价值链中的地位明显提升。“力争到2025年前后形成比较完善的、能够支撑制造强国建设的制造业创新体系。”
发表时间:2016-08-23
近年来,3D打印技术应用从最初的科研慢慢延伸至工业、汽车、航空航天等诸多领域,日益受到各国的高度重视和国内外学者的广泛研究,众多高校都在专业教学方面借助3D打印技术增强教学效果,更有许多的高校在专业设置上增加了3D打印专业。
发表时间:2016-08-23
制造业的竞争,终究是人的竞争,我们的人没有技术突破能力,注定了要做苦力,但技术不发达,这个世界尚需要苦力的时候,我们勉强度日,但一旦有3D打印这样的革命技术出现,世界再不需要中国工人的双手,更不需要所谓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了。
发表时间:2016-08-23
3D打印行业格局正发生变化,去年,Stratasys和3D Systems两大巨头双双陷入经营困境,规模相对较小的欧洲金属3D打印企业则表现出良好的增长态势。IT巨头正式进军3D打印行业,构建起广泛的合作伙伴生态系统,有望重新制定行业规则。
发表时间:2016-08-22
我们国家所掌握的工业机器人技术,大概比国外领先企业四大(ABB,fanuc,库卡,安川)落后15年左右,即使和国外的二流企业相比也要落后5-10年。
发表时间:2016-08-22
在大数据的驱动下,互联网与工业进一步深度融合,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产业模式、制造模式、商业模式正在重塑。本文重点解析了工业大数据加速智能制造发展的四种作用模式,提出推动我国工业大数据发展的基本思路。
发表时间:2016-08-22
从现在到2025年,工业4.0将推动现有的工业劳动力结构发生巨大的转变。我们以德国为例,针对数字化工业技术的介入对23个行业中的40大类工作岗位产生的影响这一课题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数字化工业技术将会削减一定数量的工作岗位,但同时也将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
发表时间:2016-08-22
以往,我们听到的大多数是“产品的标准化”,而“工业4.0”将进一步推广“工厂的标准化”,借助智能工厂的标准化将制造业生产规模推广到国际市场,以标准化提高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的市场化效率,继续保持德国工业的世界领先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