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2016-04-20
实施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年内争取建成2至3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实施工业强基工程,组织示范项目,集中解决30到50项标志性的产品和技术,实施高端装备创新工程,推动航空发动机燃气发动机,新能源汽车创新突破。
发表时间:2016-04-20
“要实现工业4.0,在技术上没有太多问题,比技术更重要的是行政组织问题。”柏林时间17日12时,法兰克福罗马人广场一家西餐馆内,在德国一家大型电控公司从事工业大数据工作的小林(化名)向南方日报跨国调研组介绍德国企业对工业4.0的最新理解。
发表时间:2016-04-20
2016年互联网+智能制造时代,中国国企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经济社会发展遭遇到“中等收入陷阱”和“修昔底德陷阱”两大世界难题,落实“中国制造2025”面临空前压力与挑战。
发表时间:2016-04-20
近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通过了《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提升规划》,将引领“中国制造”升级。此次会议提及,力争到2020年,使重点领域国际标准转化率从目前的70%以上提高到90%以上。
发表时间:2016-04-19
这个时代讲究互联,有了互联才有“蓝海”。而互联一定涉及到组织、流程和利益,不理清,能行吗?机器人、无人工厂,可以是智能化技术,也可以是自动化的技术,区别是什么?
发表时间:2016-04-19
我常常感慨—德国人来到中国肯定惊呼“中国在4.0道路上已经远超我们德国”—想想也是,我看我那些德国的同行公司的先生们反倒对4.0很困惑,他们似乎并不知道这一他们制定的这一强化德国制造业地位的战略何以在中国如此的热捧。
发表时间:2016-04-18
2016北京国际工业智能及自动化展(IA BEIJING)大幕将启,作为汉诺威工业自动化全球系列展之一,IA BEIJING一直志在打造一个展示多元化创新技术和可持续发展的制造解决方案自动化展览盛会,为来自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自动化企业展商和专业观众打造了一个全方位而国际化的高端交易交流平台。
发表时间:2016-04-18
在2016竞争力指数的研究中,受访的企业首席执行官被要求按当前和未来的制造业竞争力对国家进行排名。排名靠前的国家,在制造业卓越性的多重驱动因素方面均表现出优势。
发表时间:2016-04-18
面对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制造企业必须打破以往的生产模式,建立以信息为导向的生产流程。目前企业主要几种资产管理所用到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为:1.知识型资产与PLM;2.营运资产与SCM;3.品牌商标资产与CRM;4.有形资产与ERP。
发表时间:2016-04-18
“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有利因素很多,关键看如何更好地利用。”在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日前主办的“百万庄论坛:机工智库春季发布会”上,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院长王文斌指出,装备制造业已经成为全球制造业价值重构、竞争格局改变和创新驱动的主战场。”
发表时间:2016-04-18
过去几十年,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机遇,使得中国经济规模和综合实力大幅增长,中国制造业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大幅提升。然而,与中国制造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相比较,制造业企业的品牌建设则明显滞后,中国在世界知名的品牌数量及影响力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发表时间:2016-04-18
西门子与东莞理工学院签署合作协议共建智能制造创新中心。双方将在研究开发、社会服务、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国际合作等领域开展全面和深入的合作,助推东莞理工学院实现高水平理工科大学战略目标,为推进"中国制造 2025"落地和产业升级提供智能制造和数字化技术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和人才培养等支持。
发表时间:2016-04-18
关于工业互联网将如何改变制造业众说纷纭。简单来说,未来制造业需要将传感器、机器设备及基于软件的智能应用结合起来。得益于此,制造商们最迫切的需求将得到满足,包括更高的生产力、更低的成本、更快的创新周期、一流水平质量以及更灵活、反应更迅速的供应链。
发表时间:2016-04-15
2016年4月9号,受中国CEO俱乐部邀请,走进了上海交大。会上,上海岛邻机构执行主席、TPG投资集团执行合伙人黄辉就““做工业4.0面临的核心问题”发表主题演讲。他指出:“人才问题是工业4.0时代面临的最大问题。作为一个企业,需要不断增加自身的研发能力,设计能力,了解市场的能力。 ”
发表时间:2016-04-15
近日,在多地采访发现,制造业在中国外资总量占比下降,但高端制造业比重明显上升;传统产业投资大幅下降,但新型服务业态吸引外资涌入;劳动力密集的生产线大量转移,但企业总部、研发中心大幅增加。“三降三升”现象不仅折射出新一轮“中国机遇”,也为未来中国引资提供了新思路。